行业新闻 » 锚定农业强区目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——2024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解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锚定农业强区目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——2024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解读



日前,2024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公布。一号文件的起草情况如何?全区“三农”工作的重点有哪些?本报记者就相关内容

采访了自治区党委农办相关负责人。


问: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起草的?

答:过去一年,自治区党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巩

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“三农”工作成效显著,呈现出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,农林

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.5%,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.3%,“三农”工作保持稳中有进、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。


全区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。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423.84亿斤,同比增加61.13亿斤,增长16.9%,总产增量全国排名第一;播

种面积4237.15万亩,同比增加586.35万亩,增长16.1%,播种面积增量全国排名第一。


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。持续推进优质棉基地建设,棉花总产量510万吨以上、占全国的九成以上,总产、单产连续30

年居全国首位。特色林果业面积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,主要畜禽肉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,畜产品“走出去”势头良好、规模持续

扩大,渔业总产量居西北五省区第一,“离海洋最远”的新疆海鲜广受欢迎、市场热销。


涉农产业集群加快发展。坚持规划引领,制定粮油、棉花和纺织服装、绿色有机果蔬、优质畜(禽)产品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

划,完善技术支撑体系,强化土地、金融、人才等政策协同支持,重点打造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,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

更加稳固。全力塑造“品味新疆”农业品牌整体形象,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全面拓展。


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统筹发力。全面确立流域区域、地方兵团、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、系统管理机制,全区上下对水发展

水安全的认识达到全新高度,农业用水得到有效保障。


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稳步推进。自治区耕地保护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更加健全,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不断完善。高质量完成737

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58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52.5%。


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。监测对象动态监测帮扶全覆盖,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实施南疆产业发展专项行动,中

央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63%、用于支持南疆发展的比例达70%。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.5%,脱

贫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.8%,工资性收入占比大幅提升。


问: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有哪些?

答: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“三农”工作进行系统部署,明确乡村振兴抓什么、怎么抓。文件共8个部

分、29条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“两个确保、三个提升、两个强化”,既突出新形势新任务,又保持连续性稳定性。


“两个确保”,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重点是围绕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

基地的战略定位,更好统筹国家所需和新疆所能,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坚持优结构、扩面积、攻单产、提产能,全区粮食种

面积不低于4400万亩,产量2200万吨以上、新增100万吨以上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,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,持

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,加大南疆四地州、脱贫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,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

发展动力。


“三个提升”,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,重点是以产业集群

设为抓手,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提升乡村建设水平,重点是瞄准“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”的

推动乡村建设,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,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、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。提升乡村治理水

平,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,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、安定有序。


“两个强化”,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、强化农民增收举措。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,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

新,为乡村振兴增动力、添活力。强化农民增收举措,重点是强化农民就业增收,创造更多与劳动力相适应的家门口就业增收机会,

管齐下、多种渠道解决好就业问题。


       此外,文件还从关键切口入手,在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持续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、完善投入

制、提升能力素质、强化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,力求出实招、办实事、见实效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

取得新成效,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。


       问:全区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贡献新疆力量?

       答:我们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努力。一是强化政治责任,确保任务落实。立足把新疆打造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

定位,按照“优结构、扩面积、攻单产、提产能”的工作要求,把粮食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县、乡村、地块,逐级签订

食安全责任书,全面压实各级党政抓粮食安全主体责任。二是强化政策支持,保障种粮收益。出台《2024年自治区粮棉果畜农业特

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》,推动粮食产能提升,支持产粮大县发展,继续落实230元/亩小麦种植补贴和300元/亩大豆

种植补贴,保障农民种粮收益。三是强化要素保障,促进单产提升。紧紧抓住水、地、种子、农机4个核心要素,综合发力主攻单产提

升。持续强化全疆水资源集中统一管理,精打细算实现灌溉用水动态调整、系统调配,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可靠的用水保障。突出抓

田块平整、高效节水和灌排渠系建设3个重点,适当提高自治区财政补助标准,努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高水平示范区,建设一季吨

田、两季吨半粮田。发挥35个产粮大县提升产能的关键作用,大力实施“百亩攻关、千亩创建、万亩示范”。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

行动,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“绿色通道”。明确主导品种,全面推广高产密植技术,集成新品种和节水滴灌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

力争实现小麦、玉米平均单产增长3%—5%。


       问: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,如何进一步守牢底线,推动脱贫地区实现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

变?

       答:自治区将坚持“守底线、增动力、促振兴”协同推进,持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抓紧抓

实,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,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、成效更可持续。一是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

2024年防返贫监测范围调整为人均纯收入8000元。在常态化监测基础上,每年对乡村人口,至少开展1次集中排查,对

符合条件的及应纳尽纳。对2023年底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和新识别监测对象,制定“一户一策”帮扶计划,确保户均落实帮扶措

施2项以上。对返致贫风险稳定消除的,按程序标注消除风险,做到进出有序。二是大力发展到户产业。积极引导有发展条件、发

展愿望的脱贫人口和测对象实施产业到户项目,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按照自治区支持发展到户产业的相关要求,聚焦县域3—4个

主导产业,健全完善产业策,明确奖补标准和程序,建立入户类产业项目清单,按类别实施精准补助,支持先干后补、多干多补、

干好再补,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,真正达到补助一户、见效一户、带动一片的效果。三是加大南疆四地州、脱贫县和易地

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。加强衔接资金管理,持续向脱贫县倾斜,突出南疆四地州和易地搬迁安置区,保持资金和信

贷投入规模持续稳定。健全完善财政息政策。持续加大对产业、医疗、教育等帮扶力度,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向脱贫地

区倾斜。深化教育、医疗、科技人才帮扶,用好对口援疆、定点帮扶、区内协作等资源,凝聚帮扶合力。实施产业顾问组助力脱贫

县产业振兴行动。持续强化易地搬迁安置区产业就业帮扶和基础设施建设,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实现1户1人以上就业。


       问: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,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提出“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,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”,在产业集群

方面我们都有哪些具体举措?

       答:我们要紧盯产业集群建设目标,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路径,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。一是精准务实推进产业集群建设

产业集群按照兴种业、稳小麦、扩玉米、强油料、延链条、促增收要求,统筹推进粮油种业、小麦玉米、油料产业链建设,继

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疆贡献。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将持续优化生产布局,推进棉花生产向主产县市集中,抓好棉花主导品

种、主推技术推广应用,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,强化质量管控,确保棉花总产稳定在500万吨以上,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。绿色

有机果蔬产业集群按照林果业“干果控面提质、鲜果优化增量、延链补链提效益”和蔬菜产业“做优露地蔬菜、做强加工蔬菜、提

升设施蔬菜”发展方向,做优基地、做大加工、做优品牌,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。优质畜(禽)产品产业集群要加快转型发展、

明确主推品种,坚持草原走高端、舍饲抓增量、质量赢市场、品牌提效益,主攻牛羊肉生产、强化奶业提质、加快生猪转型、扩增

家禽产能、做优马业特色,力争全区实现肉、奶分别增产8.5%、6.5%。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。用好自治区支持粮

棉果畜产业集群建设财政金融支持政策,精准务实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链补短板、锻长板的重大项目,撬动引导金融、保险、担保机

构及各类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集群建设。持续优化实施产业融合发展项目,创建一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农业

产业强镇、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,打造融合载体,推进产业聚集、企业集中、集群发展。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。紧盯

4大产业集群、重点产业链,按照宜初则初、宜精则精、宜深则深,能加工尽加工的原则,完善预冷烘干、储藏保鲜、清洗包装等初

加工设施建设,推广应用新型杀菌、高效分离等先进技术,着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,推进全链条升级。四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

企业。坚持扶优引强,抓好“全国龙头企业进新疆”对接活动,用好财政贷款贴息政策和资本市场,聚焦加工延链、品牌强链、科技

兴链,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,培育一批产业集群“群主”企业,做大一批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做强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和行

业领军企业。五是全面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。扎实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,巩固农产品疆内收购、疆外销售“两张网”,强化线上营销

力度。持续推进“品味新疆”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塑造,加大对区域公用品牌、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。全面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,

提升新疆优质农产品的国际响力。


       问: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?如何推进?

       答: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,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、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抓手。我们要以农村

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口,重点围绕村庄规划、环境整治、农村基础设施、基本公共服务、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,继续提升乡村建设水

平。一是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。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,统筹城镇、村庄、产业园等空间布局。有序推进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庄

规划编制,提高规划质量和实效。今年,高质量完成200个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编制。二是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深入实施
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健全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。大力开展“三清三改两提升”村庄清洁行动,基本实现乡村净

化、美化、绿化、硬化亮化“五化”目标。今年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到60%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率提升到30%、

生活垃圾处理率提升到90%。三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。着眼确保让广大群众喝安全水、住安全房、行安全路、用安全电、烧安全

气,开展一次全覆盖大排查,用好全国乡村建设信息监测平台,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要求,建立完善乡村建设项目库和年度任

务清单“一库一单”。四是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。坚持城乡一体化、县乡村统筹,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,

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弱项。比如:教育管理要提质量,采取“学校结对”和“专家带骨干”帮扶方式,争取援疆省市优质

学校同受援地170余所学校结对。医疗健康要提服务,推广医疗卫生人员“县管乡用、乡聘村用”,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医保

金占比,实现所有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。养老保障要提水平,推进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,建

100个乡镇(街道)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。幼弱照护要提能力,持续做好流动儿童、留守儿童、妇女、残

疾人、重点群体及其亲属等关心关爱服务。五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。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,全力打好“三北”

工程攻坚战、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,实施“双重”工程和“三北”工程六期项目,推进沙漠锁边。继续抓好天然林草植被封育

封禁保护,确保完成造林、种草改良、荒漠化治理任务。



       问: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区乡村治理水平?

       答: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提出,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重点作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部署。一是推动组织体系和工

作力量直达基层。常言说,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“火车头”。要深化“五个好”村党支

部创建,优化规范超大村党支部设置,把党小组健全到村民小组、网格和新型经营主体,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。健全

地县领导包乡走村、乡镇干部包村联户、村党员干部包网联户制度。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,落实南疆村党

组织书记“七个一批”培养计划。二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

线,也是新疆各项工作的主线。要全面推进文化润疆工作,开展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和学历史、知新疆、爱祖国宣教活动,高标

准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,建好用好村级文化阵地,开展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,加大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

力度,深化“文明新风进万家、六大习惯贵养成”专项文明行动,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。三是坚定坚决维护农村稳定安宁。社会稳

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,是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。要推进农村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,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

制,开展农村道路、交通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治理攻坚,防范化解安全隐患,推进平安乡村、法治乡村建设,深化民主法治示

范村创建,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。四是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“枫桥经验”。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

想在平安中国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。要建好群众家门口的“石榴籽”服务站,用两年时间完成不足40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的扩建,推

动自治区下达的帮办代办服务事项全面落地,推进便民服务进村入户,建立群众困难诉求即办体系,县乡每年建立农村民生事项公开

承诺办理清单,运用“五个一”机制集中化解信访积案,健全村级事务积分管理机制,与村规民约紧密衔接,建立居民自治融入网格

机制,托党员中心户设立网格议事说事点,让群众自己说事、议事、主事。



       问: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有何安排部署?

       答:农业农村工作,说一千、道一万,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。近两年,新疆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,位列

中西部省区市前列。但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绝对值差距仍在拉大,主要短板体现在工资性收入。


       因此,尽快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。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对强化农民增收举措,特别是强

化农民就业增收作出专门安排部署。


       一是持续扩大农民外出务工规模。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。要强化稳岗就业帮扶,重点抓好“国通语+技能+政策

法规”组合式培训,推进技能培训下沉进村,鼓励有能力、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更多地外出务工就业,推动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。文

强调,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,全方位拓展务工渠道,2024年全区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75万人次以上,

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%以上,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保持稳定。文件还提出,积极培育壮大劳务输出中介组织,发展村级劳

务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,强化务工人员就业服务。


       二是创造更多与劳动力相适应的就地就业增收机会。这是当下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最现实的一种选择。一方面,要高度重视在政

投资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推行以工代赈,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参与到高标准农田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生态环境保

护等农村项目建设中来,让农民在家门口能挣钱。另一方面,要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,精准帮扶有就业意愿的大龄农民工就业,

多管齐下、多种渠道解决好农民就业增收问题。


       三是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。目前,抓好家庭经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。文件强调,加快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

地,面积开展单产提升行动,辐射带动全区粮棉果等主要农作物均衡增产、效益增加。同时,深入实施自治区粮棉果畜产业集群建

设行动计划,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,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文件还提出,积极发展到户产业,提

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实效,助力直采和帮销脱贫地区农产品超120亿元。


       四是努力扩大财产和转移性收入。财产性增收还有较大潜力,要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,盘活用好闲置低效资产,发展壮大村集

经济,尽可能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。转移性收入作为保障农民增收的压舱石,是一般农户特别是低收入人口收入的

重要组成部分,要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,落实落细各项涉农补助补贴,切实把优惠政策转化为农民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收入。


返回顶部